《後殖民食物與愛情》

 
 
postcolonial2016.jpg

20-24/5/2016

香港文化中心劇場

 

真正能挑選甚麼是自己要吃進口的食物,不是被各種力量擺佈,你才是真正的獨立。

2016年載譽歸來,陳炳釗向自己作品的二次創造,成為一場也斯小說人物的補遺延續,舊角色與新人物交疊,在時局更不確定的今天跌跌蕩蕩,在飲食與人生作出多重抉擇,回朔九七前後飄浮不定的殖民歲月。

粗獷活潑的愛美麗仍然帶著港式茶餐廳CanDo精神,遇上生命中重要的「鬼佬」,與香港一同遭遇大起大落;

浪子史提芬經歷傾城之戀多年後,一個人摸著微冷的紅酒,思考後殖/再殖人生的孤獨與滄涼;

食神的叛逆門生小雪多年後回來,重拾塵封多年的《食物之書》,發現景物依舊,人事已全非;

食神老薛象徵快樂與享受,內裏又渴望著一種蜿蜒曲折的社會關懷,他成為每個人的美好回憶,撫慰夜闌人靜的晚飯時光。


//劇本對本地的食物種類有豐富的描寫。元朗的涼粉、深井的燒鵝、淺水灣的咖啡、灣仔的奶茶。總之,每樣食物都能與地道生活聯繫,亦可反映不同人等的喜好。

是次重新演出,製作單位的設計更能配合劇本主題。由於食物的質感只能靠演員描述,故此劇情內有演員在舞台即席烹調飯菜。觀眾在席上雖然只能嗅到氣味,但也能挑起食慾,對演出產生更多聯想。//

藝評人 輕羽


原著:也斯

文本顧問:梁文道

導演及改編:陳炳釗

編舞:梅卓燕

演出:蔡運華、邱頌偉、溫玉茹、張學良、毛曄穎、陳瑋聰、胡智健、韓梅、施卓然

photo : 張志偉

<<< BACK